為了更好地支持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的實際運作,財政部19日對外發布指南和通知,規范PPP模式的合同管理。
PPP模式是在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基于合同建立的一種合作關系。去年以來,國務院、財政部、發改委都針對PPP發布了指導意見,多個省份也出臺新規力推PPP。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此前召開的全國財政工作會議上表示,2015年還將大力推廣運用PPP模式。
此次發布的《PPP項目合同指南(試行)》和《關于規范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合同管理工作的通知》,旨在加強對PPP合同的起草、談判、履行、變更、解除、轉讓、終止直至失效的全過程管理,更好地支持PPP的實際運作。
通知明確,PPP項目合同中除應規定社會資本方的績效監測和質量控制等義務外,還應保證政府方合理的監督權和介入權,以加強對社會資本的履約管理。
通知要求,合同要在風險分擔和利益分配方面兼顧公平與效率:統籌考慮社會資本方的合理收益預期、政府方的財政承受能力以及使用者的支付能力,防止任何一方因此過分受損或超額獲益。
此外,鑒于PPP項目的生命周期通常較長,在合同訂立時既要充分考慮項目全生命周期內的實際需求,也要合理設置一些關于期限變更(展期和提前終止)、內容變更(產出標準調整、價格調整等)、主體變更(合同轉讓)的靈活調整機制,為未來可能長達20-30年的合同執行期預留調整和變更空間。
財政部還表示,要逐步形成一批科學合理、全面規范、切實可行的合同文本,以供參考示范。財政部將在總結各地實踐的基礎上,逐步出臺主要行業領域和主要運作方式的PPP項目合同標準示范文本,以進一步規范合同內容、統一合同共識、縮短合同準備和談判周期,加快PPP模式推廣應用。
摘自《中國工程建設網》
Copyright ? 2012 JmwSof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金馬威管理軟件開發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ICP備 11042535 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1221號